6月28日消息,沃伦·巴菲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去世后,其剩余财富将几乎全部交由他的女儿和两个儿子管理的新慈善信托基金。 作者 | 方乔 编辑 | 刘渔 图片来自品牌官方 近期,国内燕窝行业的龙头企业燕之屋,公布了其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报告显示,燕之屋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10.59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1.36%。 不过,在收入增长的背后,公司的净利润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具体来说,归母净利润仅为5808万元,比去年同期的1.01亿元减少了42.54%。此外,净利润率也从2023年的11.29%下降到了5.67%,每股盈利则从0.23元减少到了0.12元,接近腰斩。 去年年底刚成功上市,没想到仅仅半年后,燕之屋的业绩就大幅下滑,这变化实在有点快。 图片 1997年,黄健与其家人共同创立了燕窝公司双丹马,这也是燕之屋的前身。黄健最初的目标是打破燕窝仅作为药材的传统认知,将其转变为一种日常滋补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黄健在厦门设立了燕窝专营柜台,双丹马品牌也逐渐为人熟知。 到了2002年,黄健参加了一次连锁经营协会的会议,这次经历让他认识到连锁经营模式的巨大潜力。于是,燕之屋品牌应运而生,并且采用了特许连锁经营的方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实体店。 “专卖店+厨房”的模式,强调了“现点、现炖、现吃、现送”的服务理念,为顾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体验,同时,这也帮助燕之屋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展了市场。 事实上,鲜炖燕窝品类在这几年迅猛增长,小仙炖、燕小厨、燕大夫等品牌都获得了不少市场声量,鲜炖燕窝产品也逐渐标准化,从早期“微商式”销售,逐渐转变为打造大众品牌。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燕之屋开始借助明星效应,从2008年起先后邀请了刘嘉玲、林志玲和赵丽颖等知名艺人为品牌代言。这样的营销策略显著提高了燕之屋的影响力,加盟店数量在短短几年内激增至500多家,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人民币。 然而,就在燕之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同时,2011年的“毒血燕”事件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此次事件导致了燕窝市场的大范围萎缩,燕之屋也不得不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燕之屋积极求变,于2012年推出了开碗即食的碗燕产品,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安全问题,还开创了即食燕窝的新品类。通过统一生产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燕之屋最终在2016年实现了扭亏为盈,并且在随后的几年里成为了全国燕窝“进口量”和“年产量”的领导者。 尽管燕之屋在业务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资本市场的道路上却并非一帆风顺。从2011年首次尝试赴港上市未果开始,燕之屋历经了长达十二年的努力,期间共五次提交上市申请。 最终,在2023年11月19日,燕之屋成功通过了港交所的聆讯,并于同年12月12日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了“燕窝第一股”。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至2022年,燕之屋连续三年是全球最大燕窝产品公司,2022年占全球市场份额4.1%,在中国市场份额14.0%。位居首位。截至2023年5月,燕之屋在全国拥有705家门店,包括91家自营店和614家经销商门店。 图片 事实上,燕之屋近年来的业绩表现虽然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但增速却呈现出逐渐放缓的趋势。根据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3年,燕之屋的年度收入分别为15.07亿、17.3亿及19.64亿元人民币,对应的增速分别为15.82%、14.79%和13.54%。 尽管收入持续增长,但净利润增速却从2021年的39.65%大幅下滑至2023年的2.77%,显示出公司在盈利能力上面临的压力。 究其原因,燕之屋在营销方面的投入远超于其在研发上的支出。从2020年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及经销费用逐年递增,总计超过了21亿元,占据了同期总收入的较大比例。 特别是到了2023年,研发开支仅为0.26亿元,占比总收入的1.34%,而同期的营销推广费用则高达5.63亿元,占销售费用的28.68%,营销支出几乎是研发投入的数十倍。 并且,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并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燕之屋在2024年更是选择了巩俐和王一博作为全球品牌代言人,并通过与米其林餐厅、五星级酒店的合作以及赞助女子高尔夫巡回赛等活动来增强品牌影响力。 尽管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但高昂的营销费用也压缩了利润空间,成为公司财务报告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健康养生趋势下,燕窝市场热度持续上升,尤其是即食燕窝产品。2023年第四季度,线上即食燕窝市场的前十大品牌占据了89.2%的份额,行业集中度高。其中,小仙炖和燕之屋两大品牌共占73%的市场份额,北京同仁堂等老字号也因品牌积淀而占据一定份额。 然而,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燕之屋重营销轻研发的策略不免会埋下隐患。尽管短期内营销能促进销量,但长期来看,缺乏产品创新和技术投入可能导致其竞争力减弱。尤其是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真实性越来越关注的情况下。 当今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品质与真实性。因此,即食燕窝产品的信任度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包括“燕之屋”在内的众多品牌。2011年“毒血燕”事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它显示了市场对产品质量的高度敏感性。事件发生后,2012年全国燕窝行业的销售规模从65亿元锐减至22亿元。 事实上,燕窝这个品类长期就有“智商税”的争议,除了早年的中医记载外,燕窝到底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有没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一直备受争论。 类似地,2020年一款由知名主播推荐的即食燕窝产品被质疑只是糖水,这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损害了品牌形象,并让部分消费者认为这类产品是“智商税”。 燕之屋目前似乎过于依赖明星效应,而在研发投入上不足。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品牌更迭十分常见。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燕窝市场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9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5%。奔向千亿的市场,从不缺少新入局者。 在面对既有老对手又有新兴竞争者的激烈环境下配资炒股给股票,仅靠名人效应来推动销售并非长远之计。归根结底,产品品质才是制胜的关键。 |